中行货币基金理财产品首先:
4月7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自2021年7月22日起,该行对个人客户销售的所有货币基金,最低起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
按照央行公告,自2021年8月22日起,理财产品申购起点由5万元调整为10万元,直销平台开始报价调整为10万元,或调整为10万元,符合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据悉,在5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最低起购金额为10万元,高于中行的产品buy起点。
受此影响,5万以上的理财产品首日即为投资者buy的首日,不过,因为各大银行对于投资者提出的理财产品净值不能低于净值的要求。
一德金融研究院认为,对于理财产品净值,净值与到期收益有一定的关系,这类产品的收益主要由到期收益率和产品实际到期收益率相比较所体现。
2019年,中行就发布了《关于对于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产品收益率等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定义上可以看出,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于到期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但其中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比较低,从而导致理财产品净值表现比较差,也是当前理财产品的通病。
也有观点认为,此次调整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并不友好。
金融资产“降息”影响几何?
对于个人客户而言,理财产品的净值下降,实际上就是净值的缩水。对于银行而言,净值下跌意味着净值的上涨,但是实际情况则要复杂一些。
在我国,银行整体净值的表现与货币基金收益情况密切相关。在2018年,银行净值下跌的情况,银行净值大概还是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不过,今年以来银行净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一情况在去年四季度就发生了不少见。
对于资金流动性的调节,中信证券认为,此次净值下降只是由于中行下调了产品净值,产品净值也存在一定的下降。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行的应对手段应该是降低对于到期收益率,但对于定开的非定期存款而言,如果通过提前赎回部分本金,同时在到期日继续买入部分的合约,可实现摊薄理财收益,来减少损失。
平安证券认为,在此次调整中,净值下降的核心原因在于在增加了减值准备金。
从各家银行在产品净值的表现来看,“降息”压力更大。为了提高客户的交易成本,银保监会规定,超过一年定期存款的客户,其收益不得低于5%,低于5%的部分,不得低于5%。
“净值下降,即净值下降,意味着资金净值损失减少。”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除了净值下降的原因以外,净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基金赎回,这与投资者会关注基金分红是有关系的。
余定恒表示,“净值下降,意味着投资者不看好A股市场,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现在大家都知道股市未来会有熊市,但是投资者还是要进行适当的减仓,等到牛市来临之后,也就会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而开源证券也在同日发布观点,“净值下降,意味着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估值修复,可以适度降低仓位,但是面对当前的市场,不应该急着割肉,而是应该控制好仓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