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债期货基本面分析
(一)供给方面:三季度是5月份,国内各地区能繁母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下降明显,国内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猪粮比价持续跌破“6”。生猪供给整体趋紧,生猪存栏量为自2018年11月份以来首次跌破“10”关口,且低于5个月前的生猪存栏量。从生猪存栏量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推算,二季度国内生猪存栏量将继续保持低位,至四季度生猪出栏量或继续下降,我国生猪存栏量或持续下降。
(二)需求方面:新冠疫情延续,居民收入受到影响,国内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消费面临压力。8月外储猪肉量已高达2.4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三成。但由于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生猪出栏量继续增加,全国猪肉需求量或仍将较高。
(三)库存方面:全国主要港口冻品库存持续下降,截至8月底,华东港口冻品库存为2.9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6.37万吨,南方港口冻品库存也较去年同期下降133.3万吨,再创历史新低。市场供应整体偏紧。
(四)库存方面:随着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破了成本线,部分北方屠宰企业的分割入库成本已经跌至8元/公斤左右,而华北地区由于山东等地的生猪价格较低,屠宰企业的冻品库存也较低。而疫情对需求的抑制使得国内各地区生猪出栏量仍然在下降,从而抑制生猪消费。
(五)进出口方面:今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3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5%。从结构上来看,进出口数据呈现下滑趋势。
(六)投资方面:我国猪肉进出口保持平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国生猪规模较大,国内消费增速在稳定。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同比增长34.4%。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进口量有所回落,但进口量仍然保持平稳。从进出口数据上来看,2019年上半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3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2.6%。主要原因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消费保持平稳增长,猪肉进口量同比下降,由于进口肉价高,猪肉进口量略有增加。此外,在去年7月之后,中国猪肉进口量明显恢复。2020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为809.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3%。
(七)市场逻辑:猪肉价格低迷,屠宰企业亏损严重,而终端需求偏强,是造成猪价下行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生猪生产仍然处于正常的恢复过程中,市场上猪肉供应仍然偏紧,因此,猪价下跌动力不足。而此前受2020年疫情影响,生猪存栏较低,又受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养殖行业陷入困境,生猪价格不断下行,并在2018年7月触及最低点,但在猪肉价格低位反弹后,猪肉价格持续回升,养猪的收益也得到一定修复,有利于刺激养殖户的补栏,同时,当时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等多重因素共同利好生猪价格上涨。但,由于非洲猪瘟影响,养殖业利润下降,复养或谨慎,加上疫病防控难度加大,产能释放受限,因此,生猪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生猪价格出现下行,猪价仍会保持相对稳定。
五、风险因素:国家收储政策、疫情等
1.非洲猪瘟的突发性和影响
我国自2018年以来,持续印发非洲猪瘟应急响应《关于开展生猪养殖场户反瘟攻坚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截至2020年7月底,共发生13起非洲猪瘟疫情,死亡216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