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律处分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纪律建设方针,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违纪必究成为常态。”将违纪必究作为常态,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坚定决心和坚决态度,是推动纪律建设迈向新境界、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常态化问责的必要性
1. 维护党的纪律严明
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对违纪行为的严肃追究,可以有效震慑和遏制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维护党纪的尊严和权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 净化党内生态
违纪行为往往会污染党内生态,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常态化问责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纪问题,清除党内害群之马,净化党内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3. 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常态化问责可以追究违纪者的责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问责常态化的原则
1. 坚持“零容忍”态度
对待违纪行为,要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2. 坚持一查到底原则
对违纪行为的查处,要深入彻底,一查到底。决不因涉及人员地位高、影响大而畏难不前,决不因阻力大、工作难而放弃追究。
3.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查处违纪行为,要尊重事实,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捏造事实,更不能扩大化、任意追究。
4.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对违纪党员干部,既要严肃问责,也要给予教育帮助。既要指出问题、严肃批评,也要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防止亡羊补牢、死灰复燃。
问责常态化的措施
1. 完善制度体系
健全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违纪行为的认定标准、追究程序、追究主体和追究措施,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追究网络。
2. 加强监督执纪
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健全执纪审查机制,加强纪律检查机关与组织、信访、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监督体系。
3. 强化执法责任
严格落实纪检监察机关的执法责任,加强对办案质量的监督检查,健全执纪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执纪执法公正、规范、有效。
4. 营造社会氛围
积极营造支持问责、容忍失误、鼓励改正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明辨是非、抵制违纪,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格局。
让违纪必究成为常态,是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净化党内生态、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选择。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抓好问责常态化工作,不断提高纪律建设的水平,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