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起人协议是公司设立前,发起人之间为设立公司而订立的协议。它对公司的设立、股权分配、权利义务等事项作出约定。在某些情况下,发起人协议需要解除。将详细介绍发起人协议的解除方式。
一、发起人协议解除的条件
发起人协议解除的前提条件是:
- 公司尚未成立。如果公司已经成立,则发起人协议不能解除,只能通过公司清算等方式进行变更。
- 解除协议达成一致。所有发起人均同意解除协议,方可解除。
- 符合法律规定。解除协议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发起人协议解除的方式
发起人协议解除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协商解除。发起人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协议应以书面形式签署。
- 法定解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了特定情形下,发起人协议自动解除。例如,公司设立申请被驳回、公司设立期限届满等。
- 司法解除。如果发起人协商不能解除协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协议。
三、发起人协议解除的程序
发起人协议解除的程序一般如下:
- 协商解除。发起人经协商一致后,签订解除协议。解除协议应载明发起人协议解除的原因、解除的日期、解除后的权利义务分配等事项。
- 法定解除。如果发生法定解除情形,发起人协议自动解除,无需另行履行手续。
- 司法解除。发起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协议。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
四、发起人协议解除的法律后果
发起人协议解除后,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 公司设立宣告无效。如果公司尚未成立,发起人协议解除后,公司设立程序宣告无效。
- 股权分配无效。发起人协议解除后,原先约定的股权分配无效。
- 权利义务终止。发起人协议解除后,发起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终止。
五、发起人协议解除的注意事项
发起人协议解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及时解除。如果公司尚未成立,应及时解除协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 妥善处置财产。如果发起人协议解除后,公司已经成立并拥有财产,应妥善处置财产,避免造成损失。
- 遵守法律规定。发起人协议解除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无效。
- 及时办理工商登记。如果公司设立宣告无效,应及时办理工商登记注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