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需求旺季和淡季两种局面,使得甲醇期价表现出来了一定的抗跌性。实际上,甲醇产业链各环节利润都存在,其对应的逻辑就是:甲醇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增大,装置检修增多,供需平衡转弱,国内甲醇生产商亏损严重,导致厂家降价出货,下游需求萎靡,并无大量需求释放。但是,由于甲醇现货价格较高,甲醇供应相对充足,而港口现货库存高企,造成现货价格持续下跌,推动甲醇价格走弱,期价下跌幅度大于现货,从而使得甲醇价格进一步下跌。
在上游供应充足,中游企业需求平淡的情况下,甲醇价格一般偏弱。近期受西北地区环保限产以及下游需求平淡的影响,港口地区甲醇库存持续大幅上升。截至6月28日,华东港口甲醇库存为41.76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上涨了18.51万吨,幅度为55.46%。由于前期检修及烯烃装置重启,华东港口地区甲醇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率为65.02%,较5月中旬的高点下降了0.63个百分点。虽然后期装置检修,但是有能力维持供应相对充足的状态,故后期甲醇价格很难有大的变化。
下游需求平淡,需求不旺,港口地区库存持续高企。截至6月28日,华东港口甲醇库存为19.35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上升了15万吨,幅度为52.47%。随着下游需求的低迷,后期进口甲醇对港口的补充较难。加之港口现货持续下跌,港口地区甲醇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一方面是由于需求不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下游需求不佳,致使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不断高企。截至6月28日,华东港口甲醇港口库存为27.98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下降了19.25万吨,幅度为17.41%。由此可见,虽然后期甲醇下游需求不振,但是港口地区库存高企,使得港口地区甲醇价格一直处于弱势状态。
生产企业利润微薄,产品价格承压。二甲醚(MTO)、MTBE、醋酸等下游产品的价格与甲醇价格保持良好的价差,其替代性较强,而甲醇制烯烃的兴起带动着甲醇下游产品价格的下跌。受成本增加及利润降低的影响,甲醇制烯烃装置开工率走低,装置开工率下降,其中,烯烃装置开工率降至80%左右。在节后,伴随着甲醇价格的下跌,烯烃装置的开工率走高,导致甲醇制烯烃的利润下降。虽然后期甲醇价格继续下跌,但是利润依然可观。预计后期,烯烃装置开工率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前期进口甲醇已经有所恢复,并且港口地区外采甲醇量有所增加,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下降,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由于需求不振,港口地区库存持续高企,部分装置检修,致使港口地区甲醇库存持续高企。截至6月28日,华东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为36.55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下降了14.47万吨,幅度为34.86%。随着甲醇价格的下跌,烯烃装置开工率走低,导致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不断高企,使得港口地区甲醇现货价格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截至6月29日,华东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为16.01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下降了5.92万吨,幅度为14.19%。
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不断高企,对甲醇市场形成利空。6月开始,随着进口甲醇持续增加,港口地区库存不断走高,截至6月27日,华东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为575万吨,较5月中旬的高点下降了6.77万吨,幅度为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