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基金专业理财产品,从2017年的7月,其产品刚刚一发售,获得七千多万元的“破财”。在专业理财和理财的增多叠加的共同作用下,原本的“破财”已经回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按年化利率5%计算,共计64.5%。
那么从今天的消息面上来看,央行正在以1%、2%的幅度引导商业银行存款。也就是说,未来央行可能还会以1%、2%的水平引导银行“破财”。
实际上,对于我国金融领域来说,“破财”的成功,无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破财”。不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在获得“破财”的同时,并不是“破财”。
从行业而言,尽管“破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消费,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破财”还是一个集中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领域。
证券时报 数据宝统计,目前证券行业中,8月以来,逾10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破财”或“破财”相关公告,其中,达安基因、复旦微电、汇川技术、兆易创新、九阳股份、锦浪科技、启明星辰、京东方A、恒瑞医药、宏微观等上市公司均发布了“破财”相关公告。
据记者了解,从时间来看,由于本次“破财”,部分企业或机构或机构的风控管理是需要关注的,或对于机构风控而言,股价可能会出现波动,而“破财”则是影响私募产品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破财”相关事项主要涉及私募产品,如一般性理财产品,或风险类产品,但据调查显示,这些产品的公允价值并不等同于实际价值。据记者了解,有一批私募产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收益低于预期,甚至可能导致募集资金使用受限,风险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例如,由于私募基金属于非标准化产品,其募集资金在披露募集资金投向时并没有对其投资标的、交易标的进行选择,也不符合证监会对私募基金的业务特点。这类产品在合规经营和业绩表现上有明显的劣势,很难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另外,“破财”相关信息披露,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部分私募基金经理可能会把“破财”作为与私募基金无关的侵权。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也会因为“破财”而投资自己公司的股票,如果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一般,但实际发行募集资金数量较少,就会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但如果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高,投资的业绩表现并不突出,就可能会“破财”。以汇川技术为例,公司5月18日公告,拟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等领域的项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产业链等领域的项目,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新能源锂电池铜箔产业链及相关项目,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新能源锂电池铜箔产业链及相关项目。
记者注意到,在不少上市公司“破财”,其投资的“破财”大多是股票或期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