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西班牙的钱,很多人脑子里第一时间可能就蹦出“西班牙币”这个词。我自己当年刚入行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感觉挺顺口,也容易理解。但时间久了,跟客户打交道,尤其是跟西班牙那边的人聊起汇款、支付这些事儿,才发现这么叫,其实有点模糊,甚至有时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咱们得先捋一捋。要说“西班牙币”叫什么,这得看你问的是哪个时间点。在欧元出现之前,西班牙当然有自己的货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比塞塔”,Peseta。我刚接触外贸那会儿,西班牙用比塞塔。那时候单据上、合同里,写的都是这个。跟西班牙客户确认金额,单位后面一溜儿跟着“ESP”。那时候西班牙的市场,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开放度,但跟现在比,信息传递没这么快,很多细节也容易被忽略。
后来,整个欧洲搞了个大事儿,就是欧元。欧元区国家,包括西班牙,都统一换成了欧元。这下好了,大家支付、收钱都用欧元了,理论上“西班牙币”这个说法就更没啥意义了。毕竟,法国的钱、德国的钱,也都变成欧元了。所以,当你现在跟西班牙的客户谈生意,涉及到支付,人家和你说的,或者账单上写的,都是“EUR”,也就是欧元。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虽然大家都用欧元,但人们的习惯性说法,有时候就是改不过来。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客户,或者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偶尔还是会听到他们说“我的比塞塔”之类的,虽然那是过去式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且人家大概率也知道现在是欧元。可如果我们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也跟着用“西班牙币”,那问题就来了。
比如说,你做一份报价单,上面写着“价格:10000西班牙币”。这个“西班牙币”到底是指欧元,还是他们过去用的比塞塔?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明白是欧元,但万一遇到一个特别较真的客户,或者信息传递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误解。比如,他们以为你说的“西班牙币”是比塞塔,那10000比塞塔和10000欧元的价值,那可是天壤之别。
我自己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虽然不是直接因为“西班牙币”这个词,但涉及到货币单位的模糊,最后差点儿耽误事儿。当时是跟一个西班牙小供应商沟通,他们提供的合同模板里,货币单位写的是“ESP”。我们当时理解为是欧元(EUR)的简称,因为ESP确实是西班牙国家代码。但实际上,他们当时是用比塞塔的缩写。好在最后核对汇款信息时,发现了汇率不对劲,才赶紧contact确认,最终纠正了过来。那次之后,我就特别注意,在涉及到具体金额和支付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是“欧元(EUR)”。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西班牙币叫什么?”最准确、最专业的答案就是: 欧元 。现在西班牙使用的货币就是欧元,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元区国家一样。在任何正式的商业场合,比如合同、发票、银行转账信息里,都应该明确写明是“欧元”或者“EUR”。
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到“西班牙比塞塔(ESP)”这个说法,但那是在特指西班牙过去使用的货币时。如果你只是笼统地说“西班牙的钱”,那么“欧元”是最贴切的。
我理解,对于不常接触国际贸易或者货币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西班牙币”这个说法很自然,也很好记。但作为做生意的人,尤其是跨境贸易,精确性非常重要。每一个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给大家提个醒,在跟西班牙客户打交道的时候,付款、收款、报价,但凡涉及到钱,一定要明确货币单位。如果对方合同里写的是“ESP”或者其他模糊的缩写,一定要主动询问清楚,是欧元(EUR)还是其他。最好是在合同里就直接写明“欧元(EUR)”,这样双方都有个清晰的依据。
有时候,对方可能习惯用一些非guanfang的简称,这时候我们作为专业人士,就要主动去纠正或者确认。比如,我们可以说:“您是指欧元(EUR)对吗?”这样既表达了理解,又把最准确的信息传递出去了。
我们website名称:website名称; website地址:内容链接; 公司的简介是:关于我们。在我们公司,我们始终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与国际客户合作时,确保货币单位的准确性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这直接关系到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客户的信任。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