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产业链研究(原油指数期货)从四个维度
一、能源方面:
能源方面,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深化减产,原油产量和价格同步反弹。中东地区因中东紧张局势持续,同时伊朗局势升级,海湾地区原油供应受到冲击,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及阿联酋等产量减少,油价维持低位震荡,刺激国内主营炼化产业景气度提升。
二、原料方面:
当前国际原油及石油沥青价格大幅下跌,在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天然价格跌至低位,成本支撑及废料价格下行。原油下方空间或相对有限,一方面,全球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原油整体需求并未受到明显的拖累,且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至1220万桶/日,供需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OPEC+产油国减产仍将对原油市场供需平衡产生压力。原油跌至低位的情况下,炼厂开工率出现大幅下降,以及进口供应减少均为原油需求提供了支撑。随着美国对伊朗制裁持续,伊朗石油出口量仍维持在100万桶/日的高位水平,伊朗原油供应不足将使美国在12月出现进一步的减产。但是,需求方面,季节性因素将成为原油需求的潜在亮点。
二、成本方面:
成本端,国际油价已经跌破成本,预计下方空间或有限。受此影响,石油沥青价格短期内或将持续反弹,不过,目前燃料油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均处于相对低位,叠加近期美联储紧缩的概率仍存,原油反弹空间有限,因此,成本支撑作用或在后期逐渐减弱。
国际油价持续下行,预计下方空间或相对有限。燃料油价格也将同步下跌。一方面,由于亚洲地区与北美地区市场的燃料油价格较高,出口到新加坡的燃料油利润已经显著下降,该地区以美国、欧洲等地区的燃料油为主,其间的成本差异也将有所扩大。此外,自2018年年底以来,新加坡与舟山地区的价差开始扩大,一度达到约600美元/吨。与此同时,国内炼油厂的燃料油价格较低,燃料油的净盈利处在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虽然燃料油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得公司的炼油利润提升,但由于近期中东地区的燃料油市场疲弱,IMO2020的推出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燃料油的供应过剩压力。
三、基差方面:
基差方面,新加坡燃料油价格已经跌破了船燃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税现货市场燃料油的成本。国内市场与进口燃料油的价差也已经呈现走阔趋势。由于当前航运成本下行,与燃料油价差处于绝对低位的情况下,燃料油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能力不足。因此,远期的基差采购需求更多依赖进口需求,因此,新加坡燃料油价格具有抗风险的能力。
四、下半年展望:
1、燃料油市场将进入检修期,但受贸易战影响,船燃市场的投资热情或继续下滑。预计二季度以来,在炼厂开工率下降的情况下,航运价格上行的概率较大,这将影响燃料油市场的船燃供应情况。预计二季度,船燃市场的均价将呈现明显下行,但由于船燃市场在航运价格走低的情况下,船燃消费结构变化不大,燃料油的消费结构变化不大,下半年,船燃市场的船燃消费将呈现先升后降态势,这将对国内炼厂开工率产生较强的影响。
2、需求方面:
1)需求方面:在夏季,受疫情影响,预计航运市场的需求在二季度会出现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