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为什么招商银行在零售业务上总是能跑在前面,时不时还能拿出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或服务?感觉其他银行也在努力,但总感觉差点意思。这问题,圈内人聊得不少,也挺有意思,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
其实,要说“龙头”,这词儿挺有分量的,不是随便就能戴上的。而且,银行的业务很多,有公司金融、有投行、有同业,但零售业务,特别是xyk、财富管理这些,确实是招行最出圈的几个标签。
要我说,最开始,很多银行对零售业务,尤其是对年轻人的xyk业务,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意”的心态。能出卡、能收手续费、能赚利息,这就行了。但招行好像一开始就把这事儿当“经营”在做,而且是那种特别精细的经营。
我记得以前刚入行那会儿,接触到的xyk推广,很多银行都是大张旗鼓地在商场设点,塞几张卡片,然后等客户自己来填。招行那时候就开始有点不一样了,他们会更注重客户的画像,怎么去触达那些真正可能成为优质持卡人的群体。不是盲目地撒网,而是有点“点对点”的意思。
这种“经营”的思维,最早体现在xyk业务上。你想想,那时候xyk刚开始普及,大家对它既好奇又有点陌生。招行不光是发卡,还做很多教育性的宣传,告诉你xyk怎么用才划算,怎么才能建立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听起来好像是给客户“送福利”,但从长远来看,是在培养客户对xyk的认知和使用习惯,这是在“经营”用户。
再比如,他们会很早地就开始做一些权益的设计,不只是简单的积分兑换,而是结合生活场景,比如航空里程、商旅出行、餐饮娱乐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单个看起来不复杂,但组合起来,能让持卡人感受到“用了这张卡,生活变得更方便、更优惠”。这种感觉,比单纯告诉你“你有额度”要强得多。
说到体验,这俩字现在说烂了,但招行在这方面的“执念”,确实是他们能够领先的关键。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和招行的合作,当时我们有个项目需要对接他们的支付系统,整个流程下来,他们的技术对接团队,包括负责产品经理,都能很清晰地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这么设计,这种设计对用户意味着什么。那种对细节的抠,对用户感受的在意,不是装出来的。
招行xykAPP,当年可以说是“引领者”。我记得那时候很多银行的APP,就是个功能列表,冰冷生硬。招行不一样,他们花了大力气去优化UI/UX,让用户在上面能很方便地查询账单、还款、兑换积分,甚至还能做一些个性化的活动。这种“好用”,不是靠喊口号,而是实打实地体现在每个操作界面上。
还有那个“招牌”的客服体系。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强调全渠道服务,但招行早期建立的那个tel客服体系,真的有点“标杆”的意思。我当年有几次遇到问题,tel打过去,基本上很快就能接通,而且客服的态度和专业度都挺好,能帮我把问题解决掉。这种“即时有效”的触达,给客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现在讲科技赋能,感觉好像是所有银行的必修课。但招行在这方面,真的有点“早入局”的意思,而且他们不是把科技当个部门,而是渗透到整个业务的肌理里。
我接触过招行的一些业务部门,他们会把数据分析用得非常透彻。比如,通过用户的消费行为、还款习惯,来判断用户的信用风险,也能更精准地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千人千面”的营销,在很早的时候,招行就已经在做了。不像一些银行,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去“群发”通知。
而且,他们很擅长把科技能力跟具体的业务场景结合。比如,他们的“掌上生活”APP,不光是支付和账单,还整合了非常多的生活服务,从看电影、吃饭,到出行、购物,几乎你想到的,都能在上面找到入口。这种“场景化”的打法,让银行的服务不再局限于金融本身,而是融入到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xyk,招行在财富管理领域也做得风生水起。大家知道,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早期很多银行也是以“卖理财产品”为主,给客户推荐高收益的产品,然后从中赚取差价。但招行很早就开始强调“大财富管理”,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税务规划等全方位的服务。
我记得之前接触过招行私人银行部的朋友,他们会跟客户聊很久,了解客户的家庭情况、职业发展、风险偏好,然后根据这些信息,为客户量身定制财富规划。这种“陪伴式”的服务,虽然投入很大,但能够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让客户把更复杂的财富需求都交给招行来打理。
他们还会利用科技手段,给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投顾服务。比如,通过智能投顾,帮助客户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这种将科技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的服务模式,让普通的投资者也能享受到专业级的财富管理体验。
当然,银行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很多中小银行也在发力零售业务,而且在某些细分领域,他们的打法可能比招行还要激进。比如,某些互联网银行在获客成本上非常有优势,或者在某个垂直领域的产品设计上,会更贴近年轻人的需求。
所以,招行之所以能保持“龙头”地位,我觉得关键在于他们的“敏锐度”。他们总能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新动向,然后快速地做出反应,并且把这种反应落实到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上。这不仅仅是靠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更需要一种自上而下的、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刻理解。
我个人也观察到,招行在内部调整和创新方面,动作也挺快的。不像有些大银行,一下一个决策,可能是好几年才落地。招行在保持稳健的同时,也总能找到一些新的增长点,并且敢于尝试。这种“在稳健中求突破”的策略,可能才是他们能够长期领先的关键。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